Housebook60&
Restaurant
MENU
2024.07.05
講座活動

影視職人系列講座|「專屬訂做,角色的靈魂來源」邱紫瑄x許景惠

影視職人系列講座vol.4 造型師 邱紫瑄


以「產業結構」為出發,紫瑄笑稱自己的經歷比較特別,像是「空降造型」,台灣多半帶有為師徒制的造型生態,可以分為服裝/髮型/化妝。


她的起點是廣告,因此上面的分工從入行開始就要有獨立完成提案、執行的能力。



入行至今,紫瑄分享了兩個身為觀眾的我們很常會忽略或是不曾想過的事情。


首先,其實觀眾們對角色的第一印象,是造型師的功勞,這當然不是僅有造型成功,而是在接到劇本理解角色後,一再和導演提案,讓劇本中的角色立體,是造型師讀本的重要關鍵。編劇描繪出的人物,什麼個性、背景的人,會怎麼說話,口氣如何?其實都和他的穿著有關。比如太帥氣的演員,要怎麼讓他在造型發揮下,降低一點帥氣,又要說服演員。這不只考慮造型師對自己工作想法的堅定,更多的是和人的溝通。


「工作能力大家其實就是均值的,反而是人際相處會影響要不要一起合作。」



回到造型室,這是和演員非常密切的工作,從一早開拍接觸上妝到中途需要補妝,造型師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「讓演員感到足夠的安全」。


不只處理我們眼見的美好造型,一個溫柔讓人放鬆的造型現場,是能達到給演員空間,調整自己休息恢復狀態的場域。某些時候,能夠理解演員的情緒,讓人達到放鬆或是喘息的作用。這也是造型師專業的一部分,不打擾而提供更多認同,陪伴。


「其實喜歡拍戲的人多數都是喜歡一群人完成一件事的感覺。」



聊起前後世代的不同造型師入門,有些人靠著前輩帶領,專精領域。更年輕一輩抱著想和自己喜歡的演員明星合作。入行的起點是什麼,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這個產業,還有自己的位置。而聊到這裡,紫瑄帶著高度的專業性累積自我,也保留了極大的彈性去面對不同的合作。各種拍攝現場的小故事。都讓聽著的我們非常過癮。


造型不只是造型,適時達到給出角色的靈光一閃,會讓角色的靈魂活出來。


紫瑄帶了自己平時補充養分的作業和大家分享,無論是觀察路人,看大量的電影等等。都可以讓自己在「打造角色的衣櫃」時派上用場。



另外也分享了小觀察,女導演相對來說,會有更多具體的角色想像。而男導演有時碰巧,不知道為什麼男主角都有自己的樣子?或是對於角色的細節,沒有那麼多時間思考,這個時候造型師的功力就派上用場了,如何把演員成為角色,如何說服並打造出讓導演更清楚的方向,需要非常細微的各方考量。例如小細節,一個角色有抓頭髮的習慣?為什麼?除了在拍攝過程注意,更重要的是為何而設定。


聊起最難(或相對無聊)的造型戲,例如辦公室的場面,由於大家基本上都是上班族,這個時候就要擅用自己的直覺,去分配一顆鏡頭,每一位看似很像卻又不同的角色。


「不只是審美,好不好看,其實造型的過程是充滿邏輯思考的。需要理性去評估各種因,體型、身材、比例缺一不可。」


來到正式定案,紫瑄再次提醒「讓演員感到自在很重要」。


不只是說服某造型設定的合理,也要適當尊重演員。當演員提出疑問時,進行溝通調整,也是幫助演員更立體成為角色的過程。


在台灣參與較多寫實拍攝的經驗,紫瑄分享國外的劇集,通常不像台灣偏保守的作法,怕演員被背景吃掉,會大膽使用同色調,也是紫瑄對自己職涯的期盼,或許有天也能接到這種,突破現狀加入多元嘗試的機會!


「時時刻刻要把有感覺的東西記起來。建立自己的審美累積。」


這是一份關於美感的工作,卻需要有高度的理解能力和理性,有時也要清楚表達「#喜歡和適合的不同」。




最後聊起產業的變化,過往造型通常都是最先被刪減預算的部分,甚至會被貼上只懂漂亮的花瓶刻板印象。隨著近幾年產業的人來自不同地方、年齡與背景。紫瑄提到在定裝會議中,劇組中不同崗位的人越來越願意加入討論,這是一件很大的進步。畢竟我們看見的成品,都是每位各司其職的工作人員,拿出最好的自己,成就而來的結果。


「造型,不只是服務導演、演員,也是創作,享受每次不同的合作對象,都會有新的收穫。」



聽完紫瑄的分享,無論你是業內或是想入行的朋友,先提醒自己,養成屬於自己的審美視野。造型工作或多或少的重複性,都要隨時提醒自己,感到無聊的時候,就開始補充自己。


期待紫瑄未來的發展,累積更多屬於她的風格,更重要的是,因為接觸越多作品,讓原本就喜歡閱讀與因為愛電影曾擔任過場記的她,挑戰且完成更多更多不同片型的合作,體驗不同設計的過程,成為自己的養分,抑或是可以交給後輩的經驗。


回頭,我們為了想做的事情,每走過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。會成為未來某時某刻,派上用場的機會!




主持|許景惠

梳化、攝影|李昕孟

文字後記|方億玲



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