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視職人系列講座|「關於好的演員,應該要⋯⋯」徐鈞浩x許景惠
影視職人系列講座vol.2 演員 徐鈞浩
強調自己mbti為「INTJ」,非常鐵T的鈞浩談起這個特質,在劇本分析階段非常有用,可以快速理解劇本邏輯,角色的選擇。實用如理解角色在劇的位置、功能性與發生的阻礙是為了抵達什麼?當然,一定要夠相信才行。這是開拍前的功課。曾經為了入戲,故意在穿著上多點邋遢隨意,沒想到只是這樣去早餐店,路人眼光和對待就不一樣了。
「當我遇到不同對待時,我會意識到真實世界的這些人,面對的是日常甚至更無法想像。」
這段的分享,其實是所有觀影與創作的人心中的期待,透過他人的演繹讓世界理解有很多不同的存在。身為演員需要有這方面的靈敏,去看見角色的漸層,或是製造層次讓角色活生生,只要出現就能說服人。這是戲劇的影響力,因為觀劇我們都能遇見與自身不同的生活,藉此認識甚至同理他者。而這麼T的個性,最困難的反而是現場入戲,無論開拍前多少功課,拍攝當下要怎麼讓自己就是角色?這是他正在努力的課題。鈞浩分享了打破自己的理性方式,例如感官刺激,抽了無敵濃的菸讓自己分散或放鬆,用身體的界線讓自己打開。解散理性,讓感性出聲。
不過是真的每次都要這麼極端嗎?鈞浩沒有給肯定的答案,反而聊到另外的提問:角色一定有演員本身嗎?
「林克雷特聲音系統」 是鈞浩分享的學習途徑,對於表演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多搜尋。
當有感受的人
「人是複雜的,演員不管如何出發,不可能脫離自己。」
因此,演員非常需要時時的往前與時時可以有所覺察。不能太容易滿足,這裡提到的是對世界的關心,對生活的要求。生活要開心,也要記得安逸反而會讓人凝固,提醒自己要「有感覺」。不斷地有所追求。上述這段,回應到第一堂林君陽導演分享「創作者的自覺」。是相同價值不同詮釋。
理組的鈞浩說,這是藝術家必備的。從無到有建立出足夠說服他者的作品,就是這股穩定自信的自我認知與不停前進,才能一次又一次說服自己。打造出不同的影視作品,深刻觀眾。
演員是等待被挑選的狀態
「看電影是我的日常,沒戲演就是過好日常。」
活動上帶著是枝裕和親簽的書,聊起觀影能感受到鈞浩的專業與享受,理性的他知道導演的安排,看戲的他享受著一切的刻意。
「看電影時無以名狀的心情被理解,讓人找到部分的自己,與某些焦慮被理解了。」或許正因為大量的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,你無法輕鬆定義#徐鈞浩 是什麼樣的演員。你知道他的邏輯思考,你知道他有細緻臉龐,你也知道在這些背後,他的無畏嘗試與感受,某天都是他的底氣與籌碼,去撐起下一個令人著迷的角色。
最後很感謝鈞浩把身為「演員」可能會有的亮晶晶,直接粉碎。
演員也是人,只是選擇了一項要求很明確而且大眾都會觀看的職業,很辛苦,至於值不值得,就得看你選擇表演的初心是什麼?表演離不開人性,而人性也會改變表演。
無論演戲時長,角色多元,知名度高低。最終讓我們愛上的,是表演者獨有的質地,可以很輕巧、透明甚至是維持樸質與充份同理,足夠的生命力。謝謝來到這裡分享的鈞浩,提醒了我們,這一切的珍貴,得來不易,維持用力,日久見人心。
初心越是純粹,無論時間距離多久多遠,都能清澈於眼。明亮於心,乾淨見人,深刻入魂。自律使其更自由,隨時提醒自己,讓喜歡的事情就是日常,可能真的會很辛苦,但絕對會很開心。願每個人都能找到想要努力的位置!
主持|許景惠
梳化、攝影|李昕孟
文字後記|方億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