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book60&
Restaurant
MENU
2024.01.26
講座活動

2024/01 思考和創作的實驗與多種媒介|羅晟文x江婉琦

如果不知道什麼該是未來,我們要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?


轉眼之間,系列講座來到尾聲。半年內,透過婉琦的提問、講者的分享、參與夥伴們的互動,在迷惘與好奇中,對於寫出一篇報導的方法,也許有了更清晰的想像。但寫好一篇文章,這樣就夠了嗎?


最後的對談,我們跨出寫作的疆域,邀請藝術家羅晟文分享創作的不同可能。旅居荷蘭的晟文,長期關注人類與非人物種之間的關聯,並試圖透過各種創作實驗,讓觀眾參與、思考。我們好奇,藝術家創作時會有哪些思考?又能給予寫作者什麼樣的啟發呢?


創作的起點:來自生命的探索


許多藝術創作者需要逃離生命中某些事,因此選擇成為一名創作者。換而言之,藝術創作多是從生活、生命中出發。晟文回憶,自己有些害怕人,從小更習慣與動物互動、相處。這些積累,後來成為他關注生態議題的契機。


文學與動物的課堂上,晟文開始思索:藝術作品作為媒介,除了傳達既定理念,是否也有可能觸發討論、幫助創作者與觀眾突破議題的舒適圈?如果獸醫的職責是在前線拯救動物生命,「那創作者會不會也有自己(面對議題)的前線?」透過作品的呈現,晟文希望能找到自己與生態、與動物之間的脈絡。


創作者和題目的關聯多數時刻是緊密的。部分創作者的選題可能依循熱門議題而生,但晟文提醒,創作有其辛苦,如果創作者無法投入,遇到挫折時可能會更難以平衡。因此在選題時比起熱門,更要思考兩件事:題目可以帶給觀眾什麼?題目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?


創作的方法:回應最初的好奇


談到創作的方法,晟文認為報導者與藝術家,創作的背後核心其實並無不同—也就是在生活中觀察問題,找到方法或媒介,試圖回答最初的好奇與提問。藝術創作開始的當下往往不知道結果,而是在那探索的過程,讓作品逐漸長出自己的樣貌。


在晟文的創作中,「直接經驗」是十分重要的元素。關注動物議題的他持續思考如何建立觀眾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聯。舉例,他曾打造互動式裝置,讓觀眾親身體會環境與自己作對的感受。他認為,情緒與感官的經驗,有助於印象的建立,讓觀眾和作品、議題產生更多連結,並進一步思考能否有所行動。


創作的策略:保有懷疑的精神


如何以不同的創作策略回應問題?「對我來說,有點像是給自己找麻煩。」分享時,晟文有些不好意思的嘴角上揚。換句話說,晟文在生活中會不斷自問:「如果不這麼做的話,會有什麼樣的事發生?」讓自己習慣用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,並保持不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的懷疑精神。如此一來,創作者才有辦法持續提問,才有實驗的空間、才有想像的可能。


晟文的人生中,「好玩」是相當重要的事。任何議題如果用沉重方式呈現,只怕對觀眾而言難以消化。但真正好玩的狀況之下,觀眾更有餘裕感受議題、並長出自己對議題的想法。只要作品能跟一個人產生一點點的共鳴,對他來說便已十分值得。


也許,當觀眾帶著經驗離開,在世界某個角落,會有他想像不到的行動發生。


🖊️而立x江婉琦:採訪編輯系列講座資訊🖊️

日  期|2023.10.27~2024.01.26/週五 19:30~21:00

地  點|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(捷運台電大樓站步行 5 分鐘)

人  數|每場限 35 人

費  用|每場次 350 元/人;當日店內購書享 8 折優惠

講座策畫|江婉琦/自由文字工作者,著有《移工怎麼都在直播》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