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book60&
Restaurant
MENU
2023.11.17
講座活動

2023/11 怎麼選一個好的題目|蔣宜婷x江婉琦

「如果不知道什麼該是未來」前兩場活動,雪莉及念萱老師帶我們認識報導的本質。系列講座來到第三場,我們邀請現任職於鏡週刊人物組的蔣宜婷記者,宜婷不僅大方分享自身選題時的思考,更坦誠地揭露成為記者第九年,一路經歷的挫折、害怕、與成長。對於記者的生命經驗,我們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
選題:從小小的現象開始


分屬於人物組的宜婷,其實對做調查專題更感興趣。


寫人物,要設法走進受訪者的房間,將那些連受訪者自己也不清楚的「什麼」整理出來。要看過夠多的人性、知道人的慾望、理解人行動的理由。有時會遇到不喜歡的人物,也會有過不去的時刻。


而調查報導,是將別人不知道的事揭露出來。揭穿隱而未見的事特別困難,但當這些隱情可能影響他人的生活,關乎公共利益,對宜婷而言,讓隱情暴露在陽光下就有其必要。


談到選題,宜婷指出很多大型報導,其實都來自小小的現象,最開始只是「很想知道這個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」的疑惑。但正是這些小小的疑惑,最終讓《青春煉獄》等讓陰影見光的專題報導得以完成。


至於在日常思考題目的方法,宜婷認為,有時需要機緣,再來就是靠訪問。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到許多地方,但透過大量採訪、聽取不同觀點,能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事。而這,正是記者的工作。


宜婷分享自己的小技巧。比方說,看司法案件同時會思考普遍性,透過看判決書、訪問法界人士,觀察背後的社會成因。有時正是新聞事件背後的社會脈絡,慢慢延伸、形塑出下一個專題的題目。


婉琦也在接觸、書寫移工議題後,逐漸整理出一套選題的內在流程。遇到好奇的事件點,會和身邊的的人聊、蒐集不同的觀點,聊著聊著,題目就逐漸浮現在眼前了!


而談到好報導,宜婷提醒,做報導的過程要不斷問自己「為什麼想做這個題目」,若做出的報導能回答、解釋這個「為什麼」,讓當事人好好說話,甚至反過來教會記者不同的想法,那就是一篇好報導。


棄題:不是不報,時機還沒到


即便選好題目,還是會遇到需要放棄的時刻。


宜婷的經驗裡,放棄的理由很多,有時是新聞性、發展性的考量;有時則受限於報導對象當下狀態,等不到對方開口;也有時,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多、不夠好,只能暫時擱著。


2017 年的阮國非案,手上報導無疾而終,曾是宜婷最放不下的一塊。直到今年紀錄片《九槍》上映,做了蔡崇隆導演專訪,她心中的大石頭終於稍微放下一點。對現在的宜婷而言,重點不在做出舉世聞名的報導,沒有辜負受訪者託付的內容,好好把報導完成,就已經是功德一件。


宜婷也從各個專題體認到:有時是受訪者需要時間沉澱,記者要做的,則是讓對方相信自己的聲音會被好好對待。只要有一天受訪者可以講,就等那一天的到來。所以,其實沒有真正被放棄的題目。


婉琦則提到,最早曾想著寫疫情期間移工的處境,最後卻意識到自己寫作的初衷,從來不是為了批判誰、而是希望尋找有沒有什麼是還沒被看見的。放棄原題目,也是釐清自己想要什麼的過程。


記者:讓報導成為日常


選題以外,做記者還有好多害怕、想放棄的時刻。


以問問題來說,已經是資深老鳥的宜婷表示,一開始也會害怕問錯問題,特別是面對受難的人們,如何提問卻不造成二度傷害,始終難解。但同事提醒,問問題就是記者的工作,不可能不問,要問的尊重。有時無法預測問題的影響,但至少要確保已經窮盡所有知識,並從每次的採訪中學習。


有時,無法從線索中理出頭緒,記者也會花很多時間在田野裡迷路、打轉,尤其有些田野並不舒適—像是《青春煉獄》專題時,宜婷必須不斷和群組成員對話、看色情內容,甚至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。這些都是記者的挫折來源。


然而,當記者狀況一團亂,題目也會跟著一團亂。宜婷提醒,每個報導總有截稿的時刻,這次不夠完整的,可能只是一切還沒到位,總有一天會等到他更完整。心態調適的方法,宜婷認為是「一直進行下一個題目」讓一個接一個的題目,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

那要如何練習讓題目進入生活日常?宜婷建議,要掌握時間的調配,安排好要完成的目標;同時,記者工作充滿各種不可控的因素,因此不用太計較每小時的流逝,而要保持適度的彈性,在工作上會更加踏實。


最後,關於對記者生涯的規畫,宜婷坦白承認,記者不是個能讓人一直懷抱熱情做下去的工作,但每一次的採訪卻能教會自己很多事。現階段宜婷沒有特別遠大的目標,但希望,能再遇到喜歡的題目、再遇到喜歡的人,做出做完後會覺得真不錯的報導,一直走在在新聞路上。


Q&A


除了宜婷不藏私地分享自身故事,提問環節更是有許多實務上的解惑。


例如,與他人合作時,要如何將不同觀點融合成一篇報導呢?


宜婷回答,合作最重要的是討論,每個同事會有不同的觀點、角度,重點是消化好自己的材料、釐清問題意識,再去理解彼此分別看見的面向。


也有聽眾提問,報導後會持續連繫報導對象嗎?後續會如何經營彼此關係?在這題上,婉琦和宜婷做為不同類型的報導者,有了不一樣的做法。


以婉琦長期參與在田野的角度來說,田野同時也是生活圈的一部份,會希望成為值得被受訪者們信任的好人,因此會持續連繫和受訪者間的情誼。


宜婷則會清楚劃分記者角色的界線,否則投入太多可能造成反噬。記者必須意識到每場採訪的極限,將故事好好呈現、好好拆解問題、讓更多人知道,已經是記者所能做到的最好。社會並不容易改變,有時不是一篇報導就能推動,但有這樣的願望仍是好事。


至於寫報導,會不會像在寫論文?


兩位講者都同意,寫報導,還是要以讀者看得懂、而且願意看完為主。而在面對多媒體盛行的數位時代,如何處理不會動的文字,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樂趣,是書寫的人們持續在努力的目標。


🖊️而立x江婉琦:採訪編輯系列講座資訊🖊️

日  期|2023.10.27~2024.01.26/週五 19:30~21:00

地  點|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(捷運台電大樓站步行 5 分鐘)

人  數|每場限 35 人

費  用|每場次 350 元/人;當日店內購書享 8 折優惠

講座策畫|江婉琦/自由文字工作者,著有《移工怎麼都在直播》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