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book60&
Restaurant
MENU
2023.11.03
講座活動

2023/11 什麼是一篇好的報導?|方念萱x江婉琦

「如果不知道什麼該是未來」採訪寫作系列講座,第二場邀請到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老師。念萱老師以讀者的身分出發,指出「問題意識」和「隱情」是好報導的關鍵。驚喜的是,願景工程的梁玉芳總監也來到而立書店,提供了許多實務的觀點補充。三位不同世代的報導者,面對「好報導」如何進行,有了精采的討論與思考。


問題意識:記者一生的大哉問


問題意識到底是什麼?到底怎麼找、又要從哪找呢?


即便累積數十年教學經驗,念萱老師坦言,至今仍在追求上述問題的答案。但其中,「想了解究竟發生什麼事」的強烈動機,或不可少。


念萱老師是充滿問題感的人,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許多不對勁、或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災難,她都希望能透過記者的報導解惑、預演,這是記者不可替代的專業與價值。


記者,是告訴讀者「你看!問題在這裡!」的守門人,同時為大家傳遞遠方的真相,把現場帶到讀者眼前。念萱老師強調,在談好報導之前,記者首先要拉人入夥、幫讀者引路—也就是透過指認生活中有共感的問題,引起好奇,讓讀者願意跟隨記者的調查之路,一起看看找到什麼答案。


然而老師也提醒,記者指認出問題時,要不斷自問:自己很有興趣的東西,讀者為什麼有興趣知道?又或者,誰會對這個議題有興趣?選一個好題目,挑戰從來就不少。


隱情:指認出來的才是問題


在念萱老師的課堂中,有堂名為「有隱情的人」的單元。


「隱情」的概念來自《人間社會學》一書。書中集結各行各業的田野故事,許多人的故事看似是一回事,但其實隱含許多題目,等待報導者加以挖掘


新聞報導背後的意理脈絡是什麼?念萱老師進一步引用《敘事治療》書中三個裁判的故事做說明:


三個裁判圍坐著喝啤酒,一人說:「有好球也有壞球,是什麼我就喊什麼。」

另一人說:「有好球也有壞球,我看到什麼就喊什麼。」

第三位說:「有好球也有壞球,在我喊出來以前,它們什麼也不是。」


念萱老師分析,客觀中立、想要挖掘真相的是第一種「是什麼說什麼」的記者;認為眼見為憑,忠實想報導看到的議題,為此努力準備資料的是「看到什麼喊什麼」記者;然而,念萱老師指出,第三位裁判「喊出來」的動作,其實是最重要的。


問題一直都在,但新聞記者如果希望讀者對現今社會的秩序,有一些不同的想法,那就更要使盡洪荒之力指認問題、將問題喊出,否則意識到的那些不對勁便什麼都不是。


「在沒有被社會指認之前,不是問題;被社會指認之後,成了問題。」(Blumer,1971)


至於如何看到那些不曾出現的議題?其中一個關鍵是注意「利益被錯認」的地方。另外,透過閱讀、聆聽、觀察、追問,對隱情的嗅覺會逐漸敏銳,漸漸的,在訪談過後,有機的故事會像樹枝一般展開,報導者會迫不及待想進行下一場訪談。老師表示「好奇心就像肌肉一樣,你越用就越強大」


你對題目有什麼感覺?


從覺察隱情到完成報導,中間有很長的一段距離。寫作的過程困難重重,也可能有快要走不下去的狀態。也因此,念萱老師總是不斷詢問學生「你對題目有感覺報什麼程度?」足夠強烈的內在驅力,才是支撐報導者將問題喊出、將隱情報導完成的關鍵。


驅使報導者行動的力量從何而來?念萱老師想說:「要保持對人的好奇與熱情」記者有沒有看到「人」本身,是最重要的關鍵。因為報導不只是社會科學研究,看到議題以外,更重要是處理人的處境、人的問題。


比方說,在報導不熟悉的對象時,也許先跟著對方、了解對方的一天是什麼樣貌。這些觀察不一定能直接成為報導,但有助於我們理解對方的生活裡有什麼、進而看到對方真實的樣貌。


「那如果觀察到的不是問題(problem),是議題(issue),又該怎麼辦呢?」


婉琦回顧過往進行移工報導的經驗提出反思,念萱老師則認為,不一定要用 issue 或 problem 來看待題目,重點是有了啟發、想要多了解,在談故事與生命經驗時就會是有厚度的,而非只是刻板的標籤。


也就是說,並不是一定要很有目的尋找題目,所謂的隱情,更是不把眼前發生的、或經驗到的事情當作理所當然。


語言背後的真實


「受訪者口頭上給的,有時不會是記者或寫作者最終的答案,這可能也是一種隱情。那口頭以外的答案、隱情,到底要怎麼找呢?」針對探索隱情的方法,婉琦進一步追問。


念萱老師認為,這正是「言說分析」、也就是分析對方語言背後的線索重要之所在。在日常生活中,語言常常被用來修補形象與維護人際關係。而採訪 interview ,其實是 views 的 interaction。因此,認清採訪的當下所在的語境脈絡,了解彼此如何看待對方,至少能夠讓我們知道對方想要如何用話語建立自己的形象。


玉芳老師進一步補充,有時候不說也是一種答案,想要了解受訪人話語背後的真實,更實際的作法可能是詢問旁觀者、多方求證,以及完整的田野調查。


最後,回到最開始關於問題意識的大哉問,婉琦總結問題意識應該就是:看到一個問題、意識到他,而迫不及待的探索、分享。這從來不只是很冷靜地想到問題,更重要是採訪者的熱情,想要讀者和自己一樣眼睛一亮。而這,或許就是一篇好報導的最佳指南。


Q&A


進入提問環節,首先有參加的夥伴提到,會不會對議題了解的越深,反而越不知道怎麼問問題?


婉琦以搬家做舉例,剛搬進新家時往往不知道問題在哪,隨著住久了、習慣了,才會慢慢了解房子有那些問題;對議題的探索亦然,越深入觀察,越追尋,才會發現還有許多不同的觀點。


而隨著問題深掘,田野材料累積越多,報導者又要怎麼適時收手?


玉芳老師現場補充,報導寫作牽涉篇幅大小與產製流程,deadline 是很重要的指標。好的報導者,更要注意劃出報導邊界,給自己壓力在時間點內完成。


在書寫議題時,一定有許多專家走在前面,報導者又該站在什麼立場,可以去說這些故事呢?


婉琦坦承,在第一篇移工報導受關注時,其實曾不斷質疑「為什麼是自己來寫?」但後來逐漸釐清,每個領域都有許多人耕耘,不論資深資淺,大家都同樣享有表達觀點的權利。從不同的觀點,也能體認到自己的不足,成為更努力的動力。


延續觀點的討論,如果在報導中讓不同的觀點同時發聲,那會不會導致反效果?


念萱老師則提到,近期許多媒體開始會運用不同的媒介平台—例如Podast—邀請記者說明報導時的思考脈絡,老師也推薦讀者不單單只看報導,也可以透過這些記者的心聲,更去了解報導背後的故事。

-

【念萱老師推薦報導/書單】


📌【重磅快評】不再雇用幼齡女孩是蠢大叔的道歉或情勒? /聯合報

📌 新住民是被培力,還是變成核銷工具? /獨立評論@天下

📌 編輯部遭到大搜查:《蘋果日報》七個記者的一天 /端傳媒

📌 疫情下的孤獨死 /聯合報系

📌 協助或騷擾?障礙女性: NO means NO/ 願景工程

📌 台灣卵子、中國客戶、美國配對——全球人工生殖產線裡的台灣女孩們 /報導者


📖 《給年輕記者的信》/五南

📖 《人間社會學》/群學

📖 《哈佛寫作課》/商業周刊

📖 《敘事治療》/張老師文化(三個裁判的故事 出處)

📖 《性、謊言、吹哨者》/麥田

-

🖊️而立x江婉琦:採訪編輯系列講座資訊🖊️

日  期|2023.10.27~2024.01.26/週五 19:30~21:00

地  點|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(捷運台電大樓站步行 5 分鐘)

人  數|每場限 35 人

費  用|每場次 350 元/人;當日店內購書享 8 折優惠

講座策畫|江婉琦/自由文字工作者,著有《移工怎麼都在直播》

回上一頁